为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2025年6月30日至7月2日,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奔赴梁河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走进梁河·挺膺担当”暨云南师范大学大中小学“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多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宣讲,将西南联大精神的火种播撒向梁河大地,得到了当地学校师生、党员群众的极大认可。
6月30日上午,活动首站走进梁河县芒东镇第二小学,以“烽火中的课堂—西南联大学子的读书梦”为主题,为师生们讲述了西南联大学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读书学习的感人故事。宣讲员们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重现了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环境下坚守教育初心、追求知识真理的伟大精神。现场的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被先辈们的求学精神所打动,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课后,陈选勇老师还积极与同学谈心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鼓励学生们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勤奋刻苦学习。


7月2日上午,走进梁河县阿昌族囊宋中心小学,以“从‘刚毅坚卓’到‘科技报国’:以学习为武器的青春担当”为主题,以华罗庚先生读书报国的事迹为主线,深入讲述了西南联大精神。通过介绍华罗庚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克服困难、潜心钻研数学,最终以所学知识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激励同学们勇敢拿起学习这一报国武器,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被华罗庚先生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在互动环节中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决心。

下午,来到梁河县那勐小学,为1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的主题宣讲。宣讲员以“一节课的等待”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联大学生在敌机轰炸间隙坚持上课,在防空洞里借着微光读书的动人故事。当听到联大师生用罐头盒做实验器材、用树皮当演算纸时,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当了解到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家当年正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中求学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五年级学生们不禁感叹:“原来我们教室里的每一张课桌都这么珍贵,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这么好的条件。”宣讲结束后,孩子们自发在“我的联大精神学习卡”上写下感悟,规划未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

此次“走进梁河·挺膺担当”暨云南师范大学大中小学“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主题宣讲,让当地师生和党员群众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精神当代价值。

未来,云南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挥好教育部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建设单位云南牵头单位的作用,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西南联大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边疆地区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