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更好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19日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主题研讨“改革的实践续篇 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备课会邀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莹研究员主讲,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兰青松老师主持。

围绕主题,吴莹以“把握历史主动 改革波澜壮阔”、“锚定关键领域 擘画改革蓝图”、“遵循改革规律 保持战略定力”为线索展开讲解。首先,吴莹回溯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新时代党中央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推进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历程。其次,深入阐述“过去我们改革为什么能够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两点问题。同时,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吴莹结合云南发展实际,进一步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
交流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主题,积极发言。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张健提了工作要求。她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涵养高尚师德,激发学生动力,增强学科内涵,提升教学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讲好每一堂课,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强国建设的携手奋斗者、同心追梦人。

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教学研究和方法指导,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高质量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