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4年春季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

第二讲“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4-04-12    浏览次数:

为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作,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4月11日成功举办2024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此次备课会邀请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胥春雷老师作为主讲,主题研讨“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兰青松老师主持。

围绕备课会主题,胥春雷教授以“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机遇挑战共存”“加快新时代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为线索展开讲解。首先,胥春雷教授通过援引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引出本专题讲授重点“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其次,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四个方面强调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随后,胥春雷教授从国际国内两大视角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同时,胥春雷教授呼吁当代大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伟大志向,作为青年学子必须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最后,张健书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号召思政课教师要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深厚的理论学识、灵活的教学手段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此外,张健书记还倡导教师积极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充分挖掘西南联大文化宝库的课程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

胥春雷教授讲解生动、分析透彻,是一堂高质量的示范指导课。通过集体备课,为全体任课教师下阶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用理论魅力、鲜活案例感染广大学生,切实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实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