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的理论学习能力,4月15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在明德四号楼116智慧教室,成功举办第四期“青马论道”读书会。本期读书会选取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为阅读书目,邀请刘化军教授、孔卫英副教授担任领读嘉宾,读书会由研究生辅导员高萌主持。

本期读书会主要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展开讨论,学术学习部朱小艳同学首先对该书的写作背景及其引发的现实思考进行了概述。十位经典分享人从不同角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进行解读:他们或是由马克思笔下的“分工异化”着眼,对于“现代算法螺丝钉”以及AI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延申思考;或是聚焦分工与异化的辩证关系及其当代启示,剖析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改变现实的力量;或是从分工的主体性、固定性、标准性,对于“异化分工”的科学内涵,及其价值意蕴进行探讨;抑或是重新审视马克思分工与异化理论的现代价值,并思考现代异化现象的新形态。

两位领读嘉宾对同学们的精彩分享进行了全面点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化军教授首先对同学们积极参与读书会活动提出表扬,督促大家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对于同学们的读书分享,刘化军强调,研究生更应该全面地、系统地、持续地深入学习原著。特别是对于“异化分工”与“劳动异化”等问题的理解,还需结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的阐述,才能正确把握其根源。
孔卫英副教授指出,同学们在学习经典原著的过程中,要力求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既不能断章取义,又不可过度解读。进而对“分工”“异化”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点评结束后,参会同学与领读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随后,两位领读嘉宾结合分享人的读书报告及现场发言,共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以及优秀奖四名,并为他们颁发奖品。

此次读书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经典原著的学习热情。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将继续践行为广大研究生服务的宗旨,为师生互动、交流学习贡献力量!